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沒有失敗的人生絕不是完美的人生。當你戰勝失敗的時候,你會對成功有更深一層的感悟。就是在這樣一次次的感悟中,你走出了一個完美的人生。
像人總有影子一樣,成功總是甩不開挫折。盡管人們千方百計地擺脫,然而挫折依然困擾著人們:學生不能升入大學,科研人員未能完成攻關項目,登山運動員不能登上頂峰,探險者不能達到目的……
沒有人盼望挫折,但失敗卻會不期而至。
怎樣面對挫折,怎樣認識挫折,怎樣擺脫挫折的陰影以及怎樣把挫折變為成功,是每一個夢想成功的人士都必須面對的問題。
哲學家科林斯說:“不經歷挫折,成功也只能是暫時的表象,只有歷經挫折的磨難,成功才能像純金一樣發出光來。”
真正有成就的人,都是在經歷了失敗和挫折之后才取得輝煌成就的。
不經歷挫折,便沒有成功的果實,害怕挫折是完全沒有必要的。
電氣科學的先驅富蘭克林有一次設計了一個“電火雞”的實驗,準備用從兩個大玻璃缸中引出的電殺死一只火雞。
當他一手握住與兩個玻璃缸表面相連著的一根鏈子,另一只手忙著連接頂部電線的時候,忽然發出了巨大的響聲并伴隨著一道耀眼的電火,富蘭克林應聲倒地,身體開始劇烈地顫抖起來。
十幾分鐘過去了,富蘭克林慢慢地清醒過來,用微弱的聲音告訴周圍驚恐的人們,他剛才見到了上帝。
從這次失敗的實驗中,富蘭克林得出了一個結論:串聯起來的足夠多的電瓶可以釋放和閃電一樣強大的電流。
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經歷了挫折卻不知道總結挫折的教訓。暫時的挫折不應該是消沉的原因,而應該是繼續奮斗的起點。
沒有品嘗過挫折的人,體會不到成功的喜悅;沒有經歷過挫折的人生,不是完美的人生。
大浪淘沙,優勝劣汰,成功總是屬于那些備嘗艱辛、異常頑強的人們!人們在對成功者頭上的光環頂禮膜拜的同時,不禁悄悄地哀嘆:成功者如同鳳毛麟角。何年何時,成功之神才能對自己格外關照幾分呢?就這樣,在自艾自嘆的消極心態中,他們早已錯過了一次又一次成功的機會。
在挫折面前,至少有三種不同的人:
第一種:遭受了挫折的打擊,從此一蹶不振,成為讓挫折一次性打垮的人,此為無勇無智的庸人。
第二種:遭受了挫折的打擊,不知反省自己、總結經驗,只憑一腔熱血,勇往直前。這種人,往往事倍功半,即便成功,亦如曇花一現,此為有勇無智的莽漢。
第三種:遭受了挫折的打擊,能夠極快地審時度勢,調整自身,在時機與實力兼備的情況下再度出擊,卷土重來。這種人堪稱智勇雙全,成功常常蒞臨于他們頭上,他們就是活得最瀟灑的成功者。
按照猶太人的二八黃金規律,無勇無智者占人數總數的80%,有勇無謀者與智勇雙全者占20%,而在這20%的人中,再次運用二八黃金規律,有勇無謀者占80%,智勇雙全者只占20%。如果在智勇雙全者中按二八黃金規律再次分派,那么,所謂真正的成功者占不到1%。至于那些獲得終身大成就的人,更是少之又少,誠如消極人士所嘆,猶如鳳毛麟角。
但是,做這樣的分析,目的決非哀嘆成功不易,唱人生的挽歌,而是希望人們從中發現克服挫折的秘訣。毫無疑問,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就在于他的智與勇,尤其是智。
研究挫折是為了更好地迎接成功,超越挫折則必然能走向成功的彼岸。只要敢于正視挫折,正確地對待它,就能超越它,最終走向成功!
人若沒有苦難,我們會驕傲;沒有挫折,成功不再有喜悅;沒有滄桑,我們不會有同情心。因此,不要幻想生活總是那么圓滿,生活的四季不可能只有春天。每個人的一生都注定要經歷溝溝坎坎,品嘗苦澀與無奈,經歷挫折和失意。因此,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中,苦難并不可怕,受挫折也無需憂傷。只要心中的信念沒有萎縮,你的人生旅途就不會中斷。艱難險阻是人生對你另一種形式的饋贈,坑坑洼洼也是對你意志的磨練和考驗--大海如果缺少了巨浪的洶涌,就會失去其雄渾;沙漠如果缺少了飛沙的狂舞,就會失去其壯觀;如果維納斯沒有斷臂,那么就不會因為殘缺美而聞名天下。生活如果都是兩點一線般地順利,就會如白開水一樣平淡無味。只有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才是生活的全部,只有悲喜哀痛七情六欲全部經歷才算是完整的人生……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