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著名漫畫家蔡志忠所寫的一篇文章——《寬窄都是路》,讀后深受啟發(fā),感觸頗多。
文中寫道:“我的人生中沒有崎嶇的道路,對我而言,無論什么情況都是很好的。”
“如果我走在崎嶇的小徑上,我就用崎嶇小徑的心去欣賞它;如果走在林蔭大道上,我就從林蔭大道的角度去品嘗。我不認(rèn)為林蔭大道就優(yōu)于崎嶇小徑,一旦真正了解生命的意義,事物就沒有好壞之別”。
“不論剩下多少水,我只想我還有水,而不去在意水的多少。我畫過一幅漫畫:黃河的源頭是生,出海口是死,它整個生命的過程當(dāng)然有時細(xì)水長流,有時波濤洶涌;有時順暢,有時受阻;有時寬,有時窄。我在寬時品嘗寬,窄時品嘗窄;在逆時面對逆,在順時享受順。我不愿自己的生命從頭到尾一樣寬暢、平凡”。
這是一位智者對人生道路的獨(dú)特看法,因?yàn)樗私饬松恼嬲饬x,所以事物在他的眼里就沒有好壞之分。這是一種何等豁達(dá)的人生態(tài)度啊!先生之所以能達(dá)到如此高的境界,對人生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和感悟,正是他在自我修煉中不斷超越的結(jié)果!
人在社會中生存,總不能一帆風(fēng)順,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挫折和坎坷。人生之路總不能一路平坦,總會遇到艱難險(xiǎn)阻,會遇到荊棘滿布;事業(yè)上有成功,也有失敗,有順境,也有逆境;生活中有幸福,也有不幸;有快樂,也有憂傷;所以生命的過程,當(dāng)然會有時順暢,有時受阻,有時細(xì)水長流,有時波濤澎湃。同樣的一條路也有寬有窄,用寬路去與窄路相比是毫無意義的,重要的是要換一種方式去思考,換一個角度去欣賞,在寬時品嘗寬,在窄時品嘗窄,在逆時面對逆,在順時享受順.,從頭到尾一樣寬暢、平凡的路,毫無人生味道可言。這正是《寬窄都是路》所要表述的人生哲理之要旨。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