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帐怯扇齻€同心圓構成的圓面。外環(huán)上下是英文校名;中環(huán)左右并列著“自強不息”與“厚德載物”兩個詞組,它們出自《易》乾坤兩卦的大象辭,這兩句話最先是1914年11月5日梁啟超先生到清華演講時勉勵清華學子時提出的,而?;盏脑蛠碜郧迦A兵操營的軍旗,其后又經(jīng)歷多次更改的)。今天北京清華大學的?;帐?003年12月學校以“清華老?;請D案”申請注冊教育服務類商標,并于2006年4月獲批,同時清華還注冊了其他幾個商標。
起源:1914年,梁啟超先生到清華以“君子”為題做演講,以《周易》“乾”、“坤”二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為中心內(nèi)容激勵清華學子發(fā)憤圖強。此后,學校即以此八字尊為校訓,制定?;铡?917年修建大禮堂即以巨徽嵌于正額,以壯觀瞻。
關于?;盏慕忉專骸 ≡缭?911年,清華學堂初創(chuàng)時就提出“以進德修業(yè)、自強不息為教育之方針”(《清華學堂章程》)。1914年,著名學者梁啟超蒞校作《君子》為題的講演,以“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勉勵學生,后被鑄入?;?,高懸于大禮堂的上方,成為師生共同遵守的校訓。 在中國歷史文化的發(fā)展過程中,“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精神不斷獲得豐富和發(fā)展,被賦予新的內(nèi)容。做為一個高尚的人,在氣節(jié)、操守、品德、治學等方面都應不屈不撓,戰(zhàn)勝自我,永遠向上,力爭在事業(yè)與品行兩個方面都達到最高境界。在做人做事方面應該順應自然,胸懷博大,寬以待人,承擔起宏偉的歷史任務。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精辟地概括了中國文化對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的關系的深刻認識與辯證的處理方法。中華民族歷經(jīng)幾千年時間的考驗和興衰變化,而一直能穩(wěn)固地凝聚在一起,并保持一個偉大民族的生機與活力,是同這種深刻認識分不開的。事實上,“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已構成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與民族性格的重要表征。
在決定民族命運的較量中,清華大學承擔著不容推卸的重要任務。所有師生都必須樹立一流意識。胸懷祖國,放眼世界,奮發(fā)圖強,爭創(chuàng)一流。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