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做人最高的境界是什么?做人的最高境界是:苦而不言,喜而不語。
苦而不言不是要你打斷牙和血吞,什么虧都吃下去,而是少抱怨,學(xué)會吃一點無傷大雅的虧。
少抱怨是因為沒有人喜歡聽你的抱怨。面對苦難時,很少有人真的想要了解你的苦難,苦而不言才是我們最好的選擇。
“八百里分麾下炙”的辛棄疾,二十歲便出入行伍,曾在萬軍中俘虜敵軍大將,屢立戰(zhàn)功;二十五歲執(zhí)筆上言平戎十論,有霍去病衛(wèi)青的氣概,指點江山豪氣干云。
但不久一貶再貶,英雄淪落為田舍菜翁,其間幽忿落寞之情,有誰共鳴?
寫下“而今識盡愁滋味”的辛稼軒,不想抱怨嗎?
他不是不想,而是明白抱怨無用,干脆就不抱怨了。他把他的一腔孤憤化為詞中溝壑,那怨氣怒氣,不平之氣釀成了他青史留名的底氣。
苦而不言,是不做無意義的抱怨,是讓我們靜靜地蛻變,待到時運際遇,一鳴而天下驚。
2
喜而不語是不炫耀。花宜半開,酒宜微醉,做人最宜低調(diào)收斂,韜光養(yǎng)晦。
喜而不語,不是說高興不能分享,而是不能為了自己高興,而讓別人不痛快。
《菜根譚》中說:“淡泊之士,多為濃妝者所疑;檢飭之人,多為放肆者所忌。君子處此,固不可少變其操履,亦不可太露其鋒芒。”
喜而不語,說的更是不張狂自傲。
3
三國時期的荀攸,他自謙避禍,很注意掩蔽鋒芒。
他自從受命軍師之職,隨曹操征戰(zhàn)疆場,籌劃軍機,克敵制勝,立下了汗馬功勞,曹營中眾多謀臣策士之中,他的地位數(shù)一數(shù)二。后來,曹操做了魏公,更是任命他為尚書令,可謂恩寵之極。
但他從來都懂得功高不可震主,鋒芒不可凌人。他憑借著自己超人的智慧和謀略,在朝二十余年,能夠從容自如地處理上下左右的復(fù)雜關(guān)系,在極其殘酷的人事傾軋中,始終地位穩(wěn)定,立于不敗之地。
原因為何?
蓋因他對內(nèi)對外,對敵對己,迥然不同,判若兩人。
參與軍機,他智慧過人,迭出妙策;但對曹操,對同僚,卻注意不露鋒芒,不爭高下,把才能,智慧,功勞盡量地掩藏起來,表現(xiàn)得總是很謙卑,文弱,愚鈍,怯懦。
反觀楊修,雖思維敏捷,甚有才氣,但絲毫不看場合,不分析別人的好惡,只管賣弄自己的小聰明,后來更是攪和到曹操的家事當中,遭到曹操的猜忌,最后落得個身首異處的下場。
凡做人不能太張狂、太鋒芒畢露。
苦而不言,靜待時機,是一種豁達;喜而不語,低調(diào)沉斂,是一種智慧。
生活從來都是智慧的較量,最富有的人是智者,最寶貴的財富是智慧。
來源:京博國學(xué)(ID:jingboguoxue)
所屬專題: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