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奮斗,你的才華如何配上你的任性;
不奮斗,你的腳步如何趕上父母老去的速度;
不奮斗,世界那么大,你靠什么去看看;
每個人心里都有一片海,自己不揚帆,沒人幫你啟航,只有拼出來的成功,沒有等出來的輝煌!
這是河南一位農民工,在河南省實驗中學暑期施工時,寫在教室黑板上的一番寄語。
當時,他在工間休息時,從朋友圈看到了這段文字,回憶起自己年少求學的歲月,同時又想念家中讀初中的兒子,有感而發,他想激勵城里的孩子不負美好時光。
那天,他心情激動,還在休息的教室里拍下了自己滿含淚水的模樣。
-2-
為什么那位農民工的眼里滿含淚水,因為他對人生感悟得深沉。
“我們出來打工的很辛苦,當初因為家里條件不好,初中畢業就外出打工,北京、青島、新疆、內蒙,全國都走遍了,這么多年更能感受到知識的重要性。”
可以說,那位農民工這段話是寫給天底下所有的莘莘學子,也是寫給自己,寫給已經逝去的青春。
他是受過了多少生活的苦,有了怎樣的人生經歷和感受,才會滿懷深情地寫下黑板上的字。
-3-
這個世界上有一種悲哀,是明明很愛學習,卻由于客觀條件而無學可上。
比如那位農民工,比如千千萬萬的和他一樣的人,他們多么希望自己能在明亮的教室里聽老師講課,多么希望自己也能考上大學,改變自己的人生。
但由于家庭條件所限,他們只能早早地放棄學業,拿起鋤頭,拿起瓦刀,去靠辛勤的汗水養家糊口。
正如有網友說的那樣,“這位農民工也是一位有夢想的人!”
但有再多的夢想,也只能是看到那些勵志格言時觸痛自己脆弱的心臟,也只能是在夢里再做一回學生。
正如他自己所言,現在他只是一個“批墻”的。
-4-
這個世界上更悲哀的事情,是明明有好的學習條件,卻不知道珍惜。
就像現在一些年輕人,他們覺得學習苦,學習累,仿佛世界上沒有比學習更不容易的事情。
但正如筆者在《孩子,上學不苦,那是一生最幸福的時光》中寫的那樣,如果問一個飽經滄桑的成年人,最想回到人生的什么時候,十有八九會回答,最希望回到學生時代。
學生時代,不但擁有青春,擁有健康,擁有夢想,更擁有內心單純、人際簡單、無憂無慮的生活。
縱然有一些所謂的煩惱,事后想想,也只不過是為賦新詞強說愁而已。
更重要的是,此時只要你努力,就可能改變人生,改變一生的命運。
可以說,在這個并不公平的社會里,只有在學生階段,才是最公平的。
在校園里,只要你努力,只要你的成績好,就能得到相應的回報。
如果錯過這樣的時代,將換來一生的悔恨。
-5-
而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悲哀,是等長大之后才明白,自己一生最重要的時光,竟然已經被自己輕易錯過。
然后,等自己也做了家長,站出來現身說法,把自己血淋淋的教訓,苦口婆心地講給自己的孩子聽。
而孩子們,卻像自己當年一樣,言者諄諄,聽者邈邈,根本就不當回事。
家長則眼睜睜地看著孩子犯自己當年的錯誤,等他長大成了家長,再悔恨萬分地去教育自己的孩子,形成一個又一個循環。
這樣的循環,在生活中太常見!
可以說,這是我們家庭教育當中一個最大的難題。
-6-
王安石說,“力足以至焉(而不至),于人有所譏,于己有所悔”。
本來自己有能力做到的事情卻沒有做到,別人會笑話,自己也會后悔。
如果是像那位農民工一樣,囿于家庭條件所限不得不放棄讀書,我們能夠理解,甚至應該對他表示尊重。
但有著良好的學習條件而不努力,那真的是不可原諒。
人生沒有后悔藥,不要等終于懂得了人生,卻錯過了最好的年華。
黑板上的那幾句雞湯,不是干巴巴的說教,而是一位父親的諄諄教誨,是一位失去學習機會的學生的肺腑之言。
我們的孩子們只有理解了這些,才不會辜負那位農民工的祝福,才不會辜負自己的青春。
所屬專題: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