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她記得當年高考考砸的那個暑假。
把自己關在一方小小的天地里,刮骨療傷一樣蜷縮著,悶了好幾天,嚇得原本對她極度失望的母親一句打擊的話也沒敢說,只是安慰著:考不上,就去學裁縫吧。有門手藝總是好的。
那時候家境確實很貧窮,父親身體不好已經無力打工,后續需要治療,藥物費用都還沒著落,母親微薄的車間工資無法支持她再繼續復讀,拖延時間。更何況,高考前一年她已經是嚴重的神經衰弱癥,頭暈心慌心悸,各種癥狀疊加,即使復讀,她也沒勇氣去面對一年后未知的結局。
感覺整個人枯萎了,十八歲的她,雖然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可是一想到未來要做苦力要做裁縫這種就覺得膽顫心驚。童年時代種地插秧開始,最畏懼的就是父母平時一直強調的:考不上大學,只有種地或者學手藝。
可是當自己最怕的結果到來的時候,機體處于麻木的狀態,懵了,散架了。知道不可能有奇跡出現,只能一個人縮著發呆,無聲的啜泣或者茫茫然一片空白。
吃完飯就把自己鎖在房間發呆的第三天,突然開始無聊地觀察房間里可以用的各種器物,有了荒謬的想法。
學三毛拿根絲襪上吊?書包里的鉛筆刀削皮?喝水的玻璃瓶打碎去割肉?最后她以風蕭蕭一去不復返的壯士勇氣開始小試鉛筆刀,稍微劃開一條細細淺淺的傷痕,有微微的血跡滲透出來。但是太淺了不行啊,得加深點,再加深點,就好像夜鶯為了一朵紅玫瑰的盛開要一點點的靠近玫瑰樹的尖刺一樣,她也得靠近一點。
哇塞,真的主動去操作實踐,整個注意力聚焦在白嫩細膩的肌膚上,突然覺得矯情人有無數種死法,可是她不愿意以這樣的方法死去,真特么太痛了。
現在她想起來,當年的自己真是太弱了。不不不,簡直要換個詞,是真心弱爆了。沒錯,她當年就是這樣一個脆弱敏感又文藝的女孩。對于想要靠高考改變自身命運,更何況高中三年成績一直位于年級文科前三名的她,在心理上根本無法承受高考落榜這樣的大敗局。
(二)
后來,暑假過后,去了只在電視里出現過的上海。但那時候更的還是沉浸在高考的挫敗里走不出來,癡迷的又是安妮寶貝的幻覺類的消極文字,倍感孤獨,不思進取,更多的是荒廢,整個人的精神狀態非常萎靡不振。三年多一邊打工各種賺生活補貼,一邊只完成本科文憑。花自飄零水自流,這三年多時光也就那么晃晃悠悠地過去了。
這之后去找了份文職工作,有次公司戶外活動閑談,和一個老總聊起往事,談了落榜后對自己的影響,以及茫然的消極思維。
她以為自己多大的高考挫折與人生轉折只換來他噗嗤一笑:你以為現在是最差的,差的還沒到來呢。你在最不該空閑的年紀用來虛度,只是提高了以后受挫的概率。
因為是老鄉,他絮絮和她談了很多他的創業史,他來自泰順山區,很早來上海做生意,期間各種挫折打擊,包括被伙計欺詐卷逃過大筆錢,被關系甚好的朋友設計奪走他的客人等等。最低迷的時候,他連上海回溫州的車錢都出不起,那時候連回一次老家都是想盡辦法逃票。屋漏偏逢連夜雨,老家的妻子也選擇了和他離婚,留下了嗷嗷待脯的孩子給老人照看。
沒有錢,現狀那么弱,業務還是要照樣跑,回到地下室,再累再想哭都很快要調整好節奏,明天還是要繼續奔波呢。在外面,你能讓別人看到你一副被生活壓垮的樣子嗎?那就趕緊打道回府,別想混了。還不是要每天穿好清洗干凈的西裝,梳理好儀容,對著鏡子微笑打氣,精神奕奕地出門。就因為失敗過,越是困境,更要氣壯,人就拼的是這股氣,氣一泄,精神潦倒頹廢,你還沒完,人家已經默認你完了。
一次次的挫敗,一個個微小的進步,一點點的積累,99%的標配努力以外,生意人最需要的是其實是然后遇到那么一個1%的趨勢和時機,終于會迎來自己的春天。后來她在報紙上看到他的消息,他已經是上海郊區房產建設的一個大投資人,遇到房產發展的紅利時代,現在早已經非常富庶而自由。
她一直記得他那天語重心長地對她說:你精神氣色太差了,就算你把高考看得太重,這場考試對你來說有多失敗,正因為敗過,更要氣壯,才有可能為未來翻盤,你現在一副被挫敗壓垮的樣子,怎么謀錦繡前程?
她幡然醒悟。在那家公司沒多久,她離開了上海回到自己的城市,為了讓父母安心,先去了當時效益不好的國企上班,一年后毅然決然地離開了國企,進入了全新的貿易行業。每天找客人資料熬到深夜。
人在最卑微的時候,也會激發強烈的求存意志,恰巧一出來遇到的是產品和貿易的黃金期。那幾年她的年薪很快超出了國企時的百倍。因為是和自己極低的農村起點來比,也隱隱為自己驕傲,更加拼盡全力工作。
(三)
幾年后,她也遇到了貿易生涯里最大的一次挫敗,因為各種原因虧了很多錢。有運氣,更多是人為的錯誤判斷和信任,她陷入了困境。等處理完這個問題,后面的國際形勢又已經不復當初的艷陽天,在產品的和形勢的逐步低迷里,她無法阻止萎縮。
在這種情況下,她也頓覺前路煙波浩渺,不知何去何從。有段時間,也很是消沉。整個人好像又回到了那種“被生活壓垮的樣子”,什么都提不起勁,對老客人也沒了以前的熱情,學習提不起盡,日常中沒有成長也沒有進步,總體生意更是下浮很大。
有時候她干脆只想做擱淺的小船,就此讓時光呀且停住。或者只想守著現世安穩,反正吃喝已不愁,父母養老,伍爾芙說的獨立的房子這些也都已經做到了。
只是每當她想放棄,或者不愿意努力去行走去改變的時候,總是想起當年他的話:就因為敗過,更要氣壯。氣一泄,人也就完了。
不得不承認,人的潦倒和重啟都是從精神開始的。人的慣性消沉,更多是對自己現狀的逃避。當我們從思想的根源上和自己的失敗和解,允許自己失敗,允許自己失敗后更加氣壯,就會開始正視局面,不管新的契機什么時候會鋪面而來,起碼當下會因為你的接納和積極行動有所改變。
她終于重新從微小的細節里一點點地積極起來。她想,我是那么一個普通的女孩子,也活不成什么勵志的模樣,也沒必要去思慮階層固化還是階層分化這些大課題,我只需要努力做個帶著缺憾奔跑的女孩,只做一個和自己賽跑的人,超越每一個昨天的自我,活成只屬于自己概念上的精英,就無愧于自我。
該敗的,已經敗了。該錯的,也已經錯了。如果持續地消沉不振,那么可以望見的就是一眼到底的平庸,可是一生一直平庸,她覺得老子特么不服氣。她在低迷的幾年里,一邊帶著老產品一邊完成了碩士雙證,考了各種相關的資格證書。
后年,各種努力和機緣巧合,代理了新產品,擁有了自己的公司,一切在艱難而理性地緩慢步入正軌。
每年的高考,喧鬧之余,她總會想起那些假如和她一樣的落榜者。特別想說:時過境遷,回首來時路,無論什么境遇,木已成舟,我們只能積極前行,千萬別泄氣。
(四)
那次聽老羅從創業的角度談猶太人建國史,當然最關鍵的是西方歐美國家之間對這枚棋子的博弈使用,但其中談到了另外一點原因,一般人的思維習慣是我受諸多苦,所以我很可憐,同情是主要的,可是猶太人是反過來闡述的,雖然我們歷經了重重絕境,但是我們沒有被困難壓垮,在這種困局里依然樂觀積極,為人類創造了璀璨的文明。
我也深以為然。任何時代,弱者以眼淚或者劣勢去博同情分永遠只是暫時的,經不起推敲。這世間,誰沒敗過,誰沒苦過,人們很容易就厭倦于這些虛弱的浮光泡影。能夠贏得別人尊重的,永遠是你在面對困難時突圍的決心和樂觀主義為主導的行動。
其實在綿長起伏的歲月長河里,巔峰期春風得意馬蹄疾誰都容易做到,但是最難的是人在低谷里,在絕境中,在廢墟上,山重水復疑無路,迷霧繚繞云深不知處的情境下,我們依然愿意挺直脊梁,不被生活所壓垮,不受限于腳下的方寸土地,不做井底之蛙,努力地抬頭去看到更遼闊更深遠的天空。
又或者哪怕臨淵而立,其實內心暗流涌動,風雪翻卷,依然是沉靜地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接納自己的現狀,卻在最有限的條件下去奮起,去突圍,去創造。
在此時,才能說,因為我們從來不會放棄對自我態度的選擇,我們終會賦予困境賦予挫敗以意義。
所以馬克思·燕妮用大海般的深情說:我永不絕望。
所以加繆的語言至今依然散發著遙遠的光芒:最堅定的旅者并不在意季節帶來的苦難,因為即使是最刻薄的季節——“在隆冬,我終于知道,我身上有一個不可戰勝的夏天。”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