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俄亥俄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人類所有的行為都是由15種基本的欲望和價值觀所控制的,這也許是人類第一次將自己的行為列出一個清單,在此之前,從沒有人將人類的行為分解為一系列內在欲望的組合。在弗洛伊德的眼里,人類一切行為的背后只有一個字———性,而俄亥俄大學的心理學家則認為,性和好奇心、仇恨、榮譽感一樣,是行為的驅動力。
心理學和精神病學教授StevenReiss說:“幾乎人類想做的每一件重要的事情都可以分解為15種欲望中的一種或幾種,而且大都具有其遺傳學基礎,這些欲望引導著我們的行為。”這一發現建立在對2500名受試者的研究之上。受試者被要求回答300多個設計好的問題,如“士可殺不可辱”、“我必須消除疼痛”等,最后將所有的回答歸納為15種基本欲望和價值觀,其中只有公民權、獨立和被社會排斥的恐懼沒有遺傳學基礎。Reiss教授說:“大多數欲望與動物所表現出來的相似,這表明它們有共同的基因基礎。”
研究人員還進行了更深入的分析,他們發現,不同的人對這15種基本欲望的要求是不一樣的。拿性來說,性幾乎對每一個人都是愉悅的,但對每一個人的驅動力卻并非一致,有的人終其一生沉溺于其中,而有的人則在這方面投入甚少。其它欲望也是這樣,有的人追逐成功,有的人淡泊名利,有的人重視親情和家庭,有的人則是“工作狂”。
這15種基本欲望和價值觀是:好奇心:學習的渴望是不可抗拒的。
食物:對食物的渴望無須贅言。
榮譽感(道德):據此構成一個完整的社會結構。
被社會排斥的恐懼:這令我們守規矩。Reiss教授說:“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該項得分很低。”
性:弗洛伊德將之置于“清單”首位,難怪“偉哥”如此熱銷。
所屬專題: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