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借著自己的才華,黃渤在這更看重顏值的娛樂圈里火起來了,他的成功是艱難的。勵志人生小編精心為大家搜集整理了黃渤成功的故事,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黃渤成功的故事篇1
一個十幾年的朋友評價黃渤,深思熟慮半天,好不容易憋出一句話:"他是一個人。"其實她的意思是,黃渤不像明星。用黃渤自己的話說,在進入娛樂圈之前,"我已經(jīng)被社會捶打過了"。7年歌廳,8年舞蹈老師,做過配音,管過工廠,開過玩具店,還曾是一家新媒體公司的創(chuàng)意總監(jiān)。或許因為這些經(jīng)歷,讓黃渤有比較成熟的心智。他從來沒有強求過紅毯要走壓軸,沒有逼迫過宣傳期要上多少頭條封面。他不止一次被媒體拍到伸著懶腰、叼著小煙,蹲地上看報紙的模樣
只有在舞臺和大銀幕上,黃渤才顯得光芒萬丈。攝影師宋曉飛說,"黃渤就屬于在鏡頭里有很大魅力的演員。"黃渤像一個體驗派,在被周星馳調(diào)侃過的《演員的自我修養(yǎng)》里說:"演員在舞臺上,在角色的生活環(huán)境中,和角色完全一樣正確地、合乎邏輯地、有順序地、像活生生的人那樣地去思想、希望、企求和動作"。這本演員的魔法書,就像黃渤的寫照。正在全國巡演的話劇《活著》讓人看到了另一個黃渤,喜劇之外的黃渤,"活著"的黃渤。
"小人物"黃渤的挫折和成長 "其實人家也挺不容易的"
成名之前,黃渤帶著伴舞隊在歌廳跑場,搞了個組合"藍色風沙"。臺下三教九流各色人等,什么樣的客人黃渤都見過。有人出高價點《青藏高原》,黃渤唱不上去,但又不能拒絕這個要求,于是就找人合唱,比誰唱得高,或者干脆唱成搞笑版。"硬來肯定過不了。我不可能讓這種情況持續(xù)下去,沒人能幫你。"黃渤的秘訣就是投機取巧,這一招屢試不爽。
南京走穴,黃渤和哥們在歌廳唱了好幾天,最后對方不給錢,只留了一個號碼。每次黃渤打過去,對方就假裝信號不好,沒說幾句就給掛了......最后死說活說,老板給了十塊錢。每次講起這個段子,黃渤的表情和語氣都惟妙惟肖,逗得大伙前仰后合。但是當時黃渤心里怎么想的,沒有人知道。
后來黃渤當上了演員,《上車,走吧》讓他小有名氣,這也讓黃渤堅定了未來的方向,他打算考北京電影學院。北電求學之路并不順利。第一年沒考上,第二年上了進修班,然后再考,第三年終于進入了表演系的配音方向,學制兩年,畢業(yè)后可以獲得高職學歷。那時候黃渤已經(jīng)28歲,比班上最小的學生大10歲。
大學時,黃渤是所有同學的開心果。大家都說,有什么不開心的事情,和黃渤在一起就好了。不過黃渤也不是永遠無憂無慮。有一次他得到了升本科的機會,但是在期末,老師安排了許多事務(wù)性工作,導(dǎo)致最后復(fù)習的時間不夠,最后沒考上。老師覺得特別過意不去,黃渤也消沉了一陣。
后來喝酒的時候聊到這個事情,黃渤說,"其實老師也挺不容易的。" "戲精"黃渤的n種武器 "除了英俊的臉蛋,上天什么都給他了" 30歲那年,黃渤特別苦惱,他覺得自己不夠帥,肯定當不了偶像。上天好像和他開了個玩笑,一個教表演的老師這樣評價黃渤:"上天除了沒有給他英俊的臉蛋,什么都給了。" 對于黃渤聲音的表現(xiàn)魅力,錄音師董旭有著這樣的評價,黃渤有兩個過人之處:一個是復(fù)制能力,看著畫面配音,記臺詞非常過關(guān),口型準確,包括其中一些細微的氣息、情緒,整體來講,跟同期拍的那種情感語氣幾乎一模一樣;第二是模仿能力特別強,在《殺生》的片頭,有一群人打拖拉機上一個裝在麻袋里的東西,黃渤學出了一種既不是人,也不是動物發(fā)出的聲音。大家一聽,都覺得非常棒。拍mv,其中有一個小段落,在水里突然手機響了,要在水下接電話。董旭和黃渤說,你按水上正常說,我們后期配的時候做出水下的效果來。結(jié)果在配音的時候,黃渤直接就把水下的聲音給演出來了。
"黃渤的腦子里能裝十件事兒!"錄音師董旭覺得不可思議。一個鏡頭拍完,導(dǎo)演喊停,通常就會有一幫人涌上去跟他說各種事兒......等到拍第二條,黃渤每一件事兒都做到了,而且并不會對他的個人表演造成影響。拍微電影《2b青年的不醉人生》和《殺生》的時候,為了完成一組跟拍。黃渤身上背著轉(zhuǎn)盤,又當演員,同時還是攝影師。他要控制攝影機,還要在樓道里面奔跑,有復(fù)雜的路線,比如某個點還會出現(xiàn)群眾演員,他自己還要拍那些群眾演員。董旭感嘆,"我也不知道他的左右腦的能力是怎么分配的,怎么能夠這么強。" "黃渤不是偶像,他不在意在鏡頭前帥不帥、好不好看,更在意角色和表演本身,把注意力放在塑造人物上。"《斗牛》《殺生》攝影師宋曉飛告訴新浪娛樂,"拍梁朝偉,可能我會說,梁先生你把頭低一點,會更好看。我從來沒有跟黃渤調(diào)整過這個,他在我的鏡頭里非常自由、生龍活虎,我經(jīng)常努力地在跟著他的動作。"黃渤的大學同學也同意這個觀點,"那些俊男靚女太漂亮,顧及形象放不開,黃渤只是想把人物詮釋出來,不管別的。"黃渤自己也總是說,丑也有丑的樣子。
很多人覺得當演員可以賺錢、出名,可黃渤純粹是喜歡。上學的時候同學找他拍戲,他不計報酬,客串也沒問題。宋曉飛覺得,黃渤的演完全不是一種技術(shù)上的演,他可能沒有濮存昕、陳道明會演,他不用技巧,他是用心、用真摯去演,所以也打動人。
除了走心、聰明。黃渤比一般的演員能夠承受更多的痛苦與壓力。拍《斗牛》時,黃渤每天跟牛在一起演,牛沒辦法配合演員,只能順著它的動作走。黃渤演一個很窮的農(nóng)民,每天的妝很臟。片場到處都是土和風沙,幾十遍地往山上跑,還要上樹、再往下摔,幾乎是人體所能忍受的極限。 后來憑借《斗牛》,黃渤成為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年內(nèi),又憑借《黃金大劫案》(1.5億)、《痞子英雄之全面開戰(zhàn)》(1億)、《泰》(12.5億)、《西游-降魔篇》(12.5億)、《101次求婚》(2億)、《廚子戲子痞子》(2.7億)榮膺30億票房的"卅帝"稱號。
黃渤成功的故事篇2
演藝這條路,他一直走得不順。
他是有天賦的,初中畢業(yè)不久,他就簽約了太平洋唱片公司。跟他一同簽約的還有毛寧與楊鈺瑩。這兩位后來都紅了,只有他,一直默默無聞。后來,居然連歌也沒得唱了,他淪落為楊鈺瑩的伴舞。
1994年,他離開太平洋唱片公司,來到北京,在酒吧里當駐唱歌手,住在郊區(qū)的農(nóng)民房里。大冬天的,他每天蹬兩個鐘頭自行車去酒吧唱歌。這期間,他認識了許多同他一樣在酒吧里賣唱的朋友,例如周迅、滿文軍、滿江、零點樂隊、沙寶亮等。這些人相繼大紅大紫,又只有他,像一把干枯的稻草,黯然地,被世界遺忘在一個陰暗的角落。
20xx年,通過朋友的推薦,他開始演電影。雖然也演過主角,但大多是諸如士兵甲、路人乙的小角色。微薄的片酬,根本無法維持他在北京的生活。他睡過橋洞,吃過飯店的剩飯,撿過垃圾堆里的衣褲。他的內(nèi)心充滿了不甘與酸楚,就如暗夜里的一只狼,忍受著饑餓與寒冷,時不時對著蒼天明月凄厲地嚎叫。
有朋友勸他:改行吧,演藝向來都是年輕人的天下,你不能再耗下去了,何必在一棵樹上吊死?
以后的路到底怎么走,是改行,還是繼續(xù)耗?他的內(nèi)心充滿了彷徨。
不久他就想通了,繼續(xù)在各大片場蹭一些小角色。朋友見了,不由感嘆:“這是何苦呢?”他笑笑:“演藝這條路,我雖然一直都不順,卻積累了許多經(jīng)驗教訓(xùn)與人脈關(guān)系,若是改行,一切就都得從零開始了!”
就這樣,他又開始了艱難的嘗試與堅持,事業(yè)終于慢慢有了起色。20xx年,他在電影《斗牛》中飾演牛二。有一次拍攝是在一座石頭山上,三五百米高。場工上去一回都累得直喘,他卻要一次又一次從山底跑到山頂,跑三四十趟。戲拍了3個月,他鞋子磨破38雙。
付出總有回報!憑借該劇,他一舉奪得第46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從此,事業(yè)步入坦途。他就是黃渤,一個樸實無華的山東漢子。
如果方向是正確的,把失敗的路不妨再去走一遍。失敗的路,雖然不好走,甚至還會勾起許多慘痛的回憶,但是哪里有溝,哪里有坎,早已了然于胸。相對于那些充滿未知與風險的陌生之路,實在好走得多啊!
黃渤成功的故事篇3
生于1974年的黃渤,父母都是青島的處級干部。黃渤不打架不鬧事,但天馬行空的惡作劇令老師和家長苦不堪言。別人拿水澆花,他用醋,理由只是想看看開出來的花是不是酸味;抓住一只螞蟻,能玩一個下午。要強的媽媽經(jīng)常被老師叫到學校訓(xùn)話。黃渤就讀的青島九中是當?shù)赜忻闹攸c中學,黃渤的媽媽就畢業(yè)于那里。當年的媽媽學非常優(yōu)秀。黃渤的幾個舅舅也和媽媽一樣,學出色,其中的一個后來成為繪制人類基因圖譜的美國組專家。黃渤自己也清楚,學差的自己成了媽媽最大的遺憾。
黃渤雖然在學方面不行,但唱歌跳舞方面經(jīng)常能給學校拿個獎或者給班里爭點榮譽。家里的那臺單卡錄音機開啟了他最早的音樂啟蒙,在書桌前片刻也呆不住的他,聽卡帶學一首歌,能在自己的房里一聽一整天。初二那年學校舉行的元旦晚會上,黃渤以一曲《再回首》一舉成了學校的名人。之后,他又代表學校參加了“龍城杯中學生卡拉OK比賽”并獲得一個三等獎。在這次比賽中,他遇到了好友高虎(在內(nèi)地版《天龍八部》里扮演虛竹的青年演員)。
仿佛一夜之間,卡拉OK火遍南北。那個年代,隔個三五天,城中就會有新歌舞廳開張,那是黃渤最初的商業(yè)演出場所。大熱天里紅豆冰棍一毛錢一根,還是一個中學生的黃渤唱一晚上能掙十五元。得知黃渤在外面唱歌,父母自然不同意。和中國所有望子成龍的父母一樣,讀書階段不務(wù)正業(yè),這非常危險。“每次演出結(jié)束,我回去開門都是有功夫的。開門總會有聲,得迅速把門扭開了,再慢慢放回來,摳一下,等一下,再回來,再繃起來。每次都是悄無聲息,再回身,把門掩好。”當然幾乎每次等黃渤鎖好門回頭,都有一個身影在背后等好了,接下來就是挨揍了。
從那以后,黃渤再回到歌廳演唱時,就主動找到經(jīng)理,單場演出不結(jié)費用,他要攢在一起。月底領(lǐng)勞務(wù)的時候,他要求盡量換成零錢。回到家中,當著父母的面,黃渤慢條斯理地從兜里掏出厚厚一沓鈔票。那時一個月工資才三四百的父母第一次意識到:這倔孩子迷上的唱歌,沒準以后真能養(yǎng)活他!
除了歌手,那時他還有一個業(yè)余身份:舞蹈教練。看過黃渤在一次演出中模仿的一段霹靂舞表演后,青島當?shù)匾粋€開設(shè)舞蹈培訓(xùn)班的學校校長找到他,聘請他做兼職教練。那兩段模仿表演不到兩個月就教完了,黃渤硬著頭皮,再買錄像帶自學,學會以后再去教學員,這樣的兼職舞蹈教練生涯,一個禮拜三天,每天下午四點到六點,后來持續(xù)了整整七年。
夜場里的歌手生活一直在持續(xù),伴隨著名氣的增長,黃渤組建了一個組合:藍色風沙。他的出場費也從15元漲到了150元,再到后來,海濱小城的家鄉(xiāng)終于讓他沒了挑戰(zhàn)的興趣,黃渤開始了走第一站——廣西的演出。
在縣城一處開闊地,支起一座大棚,高音喇叭對著人流大肆宣傳,簡易的手繪海報上印著兩個頭的蛇、美女等刺激眼球的圖片,衣著艷俗的年輕女子坐在大棚入口處張羅賣票,這樣的場景就是黃渤的演出地。從廣西開始,黃渤的足跡遍及了除西藏、甘肅以外的所有省份。集體的出場費后來最低一場也達到了800元,拿到錢以后,每個人給家里寄回20xx。剩余的部分作為共同開銷,一起吃住,到處游玩。在這期間,他受過騙,挨過餓,但就是在最艱苦的情況下,黃渤仍餓著肚子發(fā)誓:眼前的困難不算什么,一定要將歌唱的夢想堅持下去!
除了唱歌,他還喜歡寫歌。那時候最流行的是香港的四大天王,他還專門為郭富城和張學友寫過歌,其中一首給郭富城寫的《寂寞王國》被身邊的人看中了,那人出錢要買時,黃渤卻說:“不行,這是我給郭富城準備的。”然而,這些歌后來就只能靜靜地躺在家中的書柜里。
后來黃渤來到了廣州,南漂之后他去北京做了北漂。那時無論南北,和他一起唱的都有知名歌手。在廣州是楊鈺瑩、毛寧,在北京是滿文軍、零點樂隊等等。昔日的同伴一個個都走紅了,而自己始終還是沒能推開唱片行業(yè)的大門。
2左邊一下,右邊一下
在這條路上掙扎了這么久,都沒有成功,還有必要繼續(xù)堅持下去嗎?黃渤對自己之前的選擇產(chǎn)生了懷疑。時間就這樣過去了,日歷抽一張隨著馬桶就沖下去了,黃渤感覺到了心慌。
再度回到青島的時候,黃渤的身份是小老板。作為一家韓國鞋類模具機械工廠的中方代表,黃渤開始了自己投身實業(yè)的嘗試。
在一次去韓國出差的過程中,黃渤帶著機器來到了一家好幾萬人的大型制鞋企業(yè)。自己的工程師不在,黃渤就得自己編輯自動化操作程序來演示。當時當著十幾位韓國資深專家,黃渤用他的“一指禪”在那里滿頭大汗地編程。好不容易編完之后,在眾人期待之下,黃渤按下測試鈕,一只鞋像炮彈一樣從機器里彈出,沒有了蹤影。這樣的一幕,如今回想起來,像是由他主演的一部喜劇電影,但在當時,是他的生活。
當小老板雖然賺了一些錢,但除了錢以外,并不能給他帶來快樂。每天驗貨,跟人家講不銹鋼、軸承啊這些東西,對于熱愛音樂的黃渤來說,就是受罪。所以當接到朋友一個邀請演出的電話之后,黃渤離開了干了近兩年的工廠,回到了北京。
京漂中,在酒吧駐唱是黃渤主要的生活來源,好在他此前多年的經(jīng)營,已小有積蓄。為他伴唱的是零點樂隊,酒吧通知他臨時頂替滿文軍唱半個月。但滿文軍從那以后再也沒有回到那里。因為滿文軍參加了央視的青年歌手大賽,唱了一首《懂你》,一夜成名。
黃渤依舊在酒吧唱歌。接到好友高虎的電話時,他在西安演出。高虎告訴他,有一個戲,讓他過來演個角色。得知是個主角后,黃渤從西安返程。這是一部由電影頻道拍攝的電視電影《上車,走吧》。
《上車,走吧》一共拍了十幾天,第一次做演員的黃渤經(jīng)常在演出過程中到攝影機下面去撿東西,好好一個鏡頭就作廢了。讓導(dǎo)演管虎不解的是,黃渤經(jīng)常演著演著就自己喊一聲:“停!”于是所有部門停下手頭工作,然后管虎一張茫然無措的臉從監(jiān)視器后面伸出來質(zhì)問:“你干嗎呢?”黃渤說:“我覺得剛才演得不好,我得重來!”管虎終于忍不住了:“不太好也是我說,我說不好才叫不好!只有導(dǎo)演能喊停你知道嗎?”
拍攝送黃渤飾演的角色離京回家那場戲,是在北京西客站。黃渤記住了只有導(dǎo)演喊停才能停的工作紀律。從開機開始,黃渤一直往站里走,越走越遠,黃渤從站外一直走到站里,還沒聽到喊“停”。“再不喊停,就要撞墻了!”黃渤透過玻璃回頭一看,劇組已經(jīng)在裝車了。他沒有聽到導(dǎo)演喊停,毫無經(jīng)驗的他也不知道走到一定距離,長焦鏡頭已經(jīng)拍不到了。
拍攝完成之后,《上車,走吧》迅速獲得了眾多提名,在當年金雞獎頒獎典禮上,第一次做演員的黃渤和鞏俐、周星馳等眾多頂級明星坐在了一起。多年堅持音樂之夢也沒能取得令自己滿意的成績,第一次涉足影視就獲得了這樣的成功,實在出乎意料,也讓他看到了自己身上的潛能。
《上車,走吧》之后,管虎也開始準備自己的新戲,那是電視劇《黑洞》。因為在黃渤的家鄉(xiāng)青島拍攝,當時正好黃渤也在家,管虎就打電話,把他叫到劇組。把劇本遞給他說:“自己挑個角色吧。”
黃渤說:“聶明宇這個角色挺好的。”
導(dǎo)演說“啊,挺好的。那是陳道明演的,你再看看別的。”
“那劉振漢呢?”
導(dǎo)演說:“陶澤如演的,再看看別的。”
“那還有什么啊。”
“再挑挑。”
“湯文軍不錯。”黃渤說。
那時的黃渤不會挑選角色,匆忙翻看劇本的那點時間,他的標準就是看誰的名字出現(xiàn)的次數(shù)最多。湯文軍是一個警察,他出場次數(shù)多,但是戲份并不多。當時黃渤的狀態(tài)也不好,早上起來以后,頭發(fā)還是亂的,他就直奔拍攝現(xiàn)場。因為角色實在不起眼,也沒人在乎。直到最后演完,黃渤看到自己飾演的角色,甚至希望這個戲要是不播就好了。但等到《黑洞》播出,火得一塌糊涂。
《上車,走吧》播出之后,有導(dǎo)演甚至為他量身寫了角色,但是看到《黑洞》之后,決定放棄。他們也疑惑,說這孩子不靈了,原來演《上車,走吧》可能比較本色,稍微塑造一下,他就不靈了。
批評和懷疑之聲,越來越多地進入了自己的耳朵,黃渤警醒到一個問題:你的好是你自己造成的,你的不好依然是你造成的。
3軟堅持成就金馬影帝
既然自己在影視方面真有一點兒天賦,那就繼續(xù)挖掘一下,系統(tǒng)地學一下這方面的知識吧。20xx年,黃渤考取了北京電影學院配音專業(yè)。在兩年的專業(yè)學**里,黃渤沒有再接任何戲。一心沉在書本中,利用課余時間讀大量的書,還經(jīng)常聽其他班級的課。
畢業(yè)之后,他成為一名配音演員,活躍在北京各大配音間,直到20xx年出演《瘋狂的石頭》。
作為當時劉德華扶植青年導(dǎo)演的三大項目之一,《瘋狂的石頭》聚集的是一群打拼多年的電影青年。這部當時以進入院線為成功目標的小成本作品,問世之后一路好評不斷,直到最后拿下3000萬票房。導(dǎo)演寧浩也借此在電影圈一路開花結(jié)果,黃渤飾演的“黑皮”也以生動的表演和眾多經(jīng)典臺詞被更多人認識和喜愛。
《石頭》之后,黃渤和寧浩再度合作,第一次擔綱男主角,出演賀歲片《瘋狂的賽車》。投資1000萬的《賽車》最終票房過億。進入20xx年,黃渤的名字頻繁出現(xiàn)在影院門前的電影海報上,從年初至今,黃渤有將近10部大銀幕作品先后問世。就在11月底,黃渤主演的電影《斗牛》,作為惟一一部內(nèi)地作品,出征臺灣電影金馬獎。20xx年11月28日,臺灣金馬獎揭曉,演員黃渤成為繼劉燁之后第二個內(nèi)地金馬影帝!
盡管黃渤一路在堅持,但是他很不鼓勵一條路走到黑。當你在一條路上走了很久,并沒有獲得想要的成功,這時候就需要換一條路試試看,這并不代表你不執(zhí)著,而是執(zhí)著的另外一種變通方式。
回顧自己走過的路,黃渤感慨地說“我一路走來,其實都是個軟堅持。包括我唱歌,包括拍戲,我沒有那么死乞白賴,這事兒不行就得怎么著了,也不是遇到難事兒就放棄了,左邊一下,右邊一下,反正一直是沖著目的地往前走。”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