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是成功的一半。人生道路上難免會遇到挫折,但我們不應后退,應向理想之路奮勇前進。勵志人生小編精心為大家搜集整理了古今中外通過努力走向成功的人物,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古今中外通過努力走向成功的人物篇1
從一個小酒吧的樂器演奏手到一個世界著名的爵士歌王,這之間除了本身所具有的天賦和后天的勤奮努力之外,還有來自別人的鼓勵和推動——
在美國的一個小酒吧里,一位年輕的小伙子正在用心地彈奏著鋼琴。說句實話,他彈得相當不錯,所以每天晚上都有不少客人慕名而來,認真地傾聽他的彈奏。
一天晚上,一位中年顧客聽了幾首曲子后,對那個小伙子說:“我每天來聽你彈奏這些曲子,你彈奏的那些曲子我都熟悉得簡直不能忍受了,你不如唱首歌給我們聽吧。”這位顧客的提議獲得了不少人的贊同,大家紛紛要求小伙子唱歌。
然而,那個小伙子在面對大家的請求時卻變得靦腆起來,他抱歉地對大家說:“非常對不起,我從小就開始學習彈奏樂器,從來沒有學習過唱歌。我長年累月地坐在這里彈琴,恐怕會唱得很難聽。”
那位中年顧客卻鼓勵他說:“小伙子,正因為你從來沒有唱過歌,或許連你自己都不知道你是個歌唱天才呢!”此時酒吧的經理也出來鼓勵他,以免他掃了大家的興。
小伙子認為大家想看他出丑,于是堅持說只會彈琴,不會唱歌。
酒吧老板說:“你要么選擇唱歌,要么另謀出路。”
小伙子被逼無奈,只好紅著臉唱了一曲《蒙娜麗莎》。哪知道他不唱則已,一唱驚人,大家都被他那流暢自然、男人味十足的唱腔迷住了。
在大家的鼓勵下,那個小伙子放棄了彈奏樂器的藝人生涯,開始向流行歌壇進軍。
這個小伙子后來居然成為了美國著名的爵士歌王,他就是著名的歌手納京高(NatKingCole)。
要不是那次偶然的開口一唱,納京高可能永遠坐在酒吧里做一個三流的演奏者。
古今中外通過努力走向成功的人物篇2
1984年,她出生于太原市清徐縣吳村。上帝總是喜歡和人開玩笑,她一出生就沒有雙臂。她空蕩蕩的上身換來的是親生父母的拋棄。所幸,她后來被一對善良的夫婦收養,她的生活才得以繼續。她的養父母送她去上學,給她和常人一樣的生活。不幸的遭遇并沒有使她喪失對生活的信心,反而使她自小就養成不服輸的性格。懂事的她從記事起,就開始練習把腳當做手來用。在很多人眼里,用腳代替雙手聽起來像是天方夜譚,是不可能實現的。
但她并不這樣認為。她一直都是個好強樂觀的孩子,心想,自己雖然沒有雙手,卻還有雙腳。她先學習用腳夾筷子吃飯。可是,這談何容易?腳趾到底沒有手指靈活,好不容易把筷子夾住,筷子卻從趾間滑落了。為了提高腳的靈活性,她以用腳夾黃豆、剝花生作為輔助練習。
這些東西經常磨得她一腳血泡。她也常常掉眼淚,可是眼淚不能解決問題,所以在眼淚流過之后,她很快就選擇了堅強。為了盡快掌握一項新技能,即使在最冷的冬天,她也不敢有絲毫的懈怠,每天堅持練習。她的雙腳經常被凍得青一塊紫一塊,到半夜都暖不過來。可是為了練習,她不得不讓雙腳接受寒冷。一到春天,凍傷的地方就裂開長長的口子,流出很多膿液和血水,有時候疼得晚上睡不著覺。但她一直相信,自己能把雙腳鍛煉得像常人的雙手那樣靈活。
慢慢地,她的雙腳變得越來越靈活。長大后,她不僅能熟練地縫衣、做飯、包水餃、切土豆絲,而且能夠打字、畫畫、從事平面廣告設計。
中專畢業后,她找到一份話務員工作。陰差陽錯的,她和一個名叫徐進的年輕人戀愛了。
20xx年國慶節,徐進帶她回忻州老家。她空蕩蕩的袖管立刻吸引了徐媽媽的目光。善良的老人并沒有流露出不悅,而是熱情地招待了她。直到晚上,徐媽媽才悄悄地勸告徐進:“孩子,并不是爸媽狠心,我們是擔心你們以后不能正常生活,婚姻是一輩子的大事啊!”
但是,她很快就徹底打消了徐媽媽的顧慮。幾天下來,她不僅自己穿衣洗漱,還把家的里里外外都打掃得干干凈凈。徐媽媽到廚房做飯,她就幫著洗菜、切菜;徐媽媽做針線活,她就幫著穿針引線,縫補衣服。徐媽媽不禁心疼起她來。往后的日子,徐進的父母不僅不再反對兩人的婚事,反而像對親閨女一樣疼愛著她。
她的房間里放著許多張精美的設計圖,書桌上存放著一幅幅書法和風景刺繡作品,盤子里盛著一根根細細的土豆絲。這些,都是她用腳完成的。
20xx年,為迎接全國第十屆殘運會,她代表山西的殘障人士展示用腳操作電腦進行平面設計的技能,感動了很多參觀者。她就是羅鳳枝。
面對記者的提問,她說:“腳就是我的雙手,如果你用20多年的心血去磨煉一件事,你就會發現這個世界上沒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
古今中外通過努力走向成功的人物篇3
“馬杜羅,你跟我出來一下。”
自習課上,當同學們聚精會神寫作業時,馬杜羅卻趴在課桌上打瞌睡。他跟在邁克老師后面,無精打采地走出了教室。
“你相信石頭會開花嗎?”老師的手掌里,躺著一枚光滑的鵝卵石。馬杜羅不肯開口說話,只搖了搖頭。兩年前,因為一次偶然的患病,他落下了口吃的毛病;因為擔心被別人嘲笑,他變得自卑,很少說話,學習成績也一落千丈。
老師讓馬杜羅坐下來,拿出一把小巧的工具刀,埋頭開始雕刻。很快,石頭的上面,一朵小花栩栩如生。“你看,石頭其實是可以開花的,只不過需要你轉變一下思路而已。”老師又說:“我知道你一直喜歡看書,好故事應該與大家一起分享。周末的班會上,我希望能聽到你的聲音……”
馬杜羅告別老師時,心情很復雜。回到家里,他開始認真練習,對著鏡子糾正自己的發音,一遍,兩遍……周末那天,因為口吃總是躲在角落里的馬杜羅,居然主動站到講臺上。雖然他緊張得大汗淋漓,說話也不是特別流暢,大家卻送給了他最熱烈的掌聲。
多年以后,大學畢業的馬杜羅,早已改掉了口吃的毛病,成長為俊朗的小伙子。酷愛看書的他,夢想成為一名職業作家,整天躲在租來的房子里寫文章。不料,所有投出去的稿子,或者毫無音訊,或者收到退信,從來沒有一篇能夠發表。
那天,馬杜羅發現口袋里的錢只能再勉強維持幾天的生活了。他懷著沮喪的心情,獨自在街頭漫步,竟然在街頭邂逅了多年不見的邁克老師。與當年不同的是,老師早已經離開課堂,成了一位著名的雕刻家。
當他一口氣說出心中的煩惱時,老師微笑著說:“你知道我手里那塊石頭為什么能開花嗎?首先,因為我酷愛雕刻,每天所有的業余時間,都用來學習這方面的知識。另外,不管做什么事情,僅有喜歡還不夠,更重要的是要適合。就像我,每次將雕刻刀握在手中時,靈感總是如約而至……”
馬杜羅倒吸了一口涼氣,他想起自己每次寫字時的艱難,那種搜腸刮肚的痛苦,忽然就明白了,自己喜歡文字,卻只適合當一名讀者,而不是一位作者。
不久,馬杜羅就按照街頭的廣告,跑去一家廣告公司應聘。一年后,他又成為一名公交車司機。為人謙虛、熱情大方的他,受到同事們的尊敬,被選為行業工會領袖。于是,在工作之余,他又多了一項任務,那就是為爭取普通工人的權益而奔波。從此,他慢慢步入了政壇,開始了不一樣的人生旅程。
20xx年10月10日,尼古拉斯·馬杜羅被任命為副總統!這個消息,像長了翅膀一樣,迅速傳遍了委內瑞拉的每個角落。幾乎所有熟悉馬杜羅的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真的是當年那個口吃的馬杜羅嗎?會不會搞錯?
記者們蜂擁而至,面對他們連珠炮般的提問,馬杜羅從容地反問:“你們相信石頭會開花嗎?我信。”說著,他微笑著伸出手來,掌心里躺著的,正是邁克老師當年贈送的那塊鵝卵石,隔了這么長的光陰,刻在上面的花朵,依然那么栩栩如生,一如年少時的夢想,從來不曾凋零。
所屬專題: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