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公眾號:Kyle
幾天前,萱萱學妹找我聊天,談到考研壓力很大,堪比備戰高考,談到父母對她的期望很高,她的內心很煎熬,也很糾結,已經連續失眠了好一陣子。
聊著聊著,萱萱突然感嘆,自己每天活在高壓環境里,偶爾翻翻手機,發現連個可以傾訴的朋友都沒有,語氣中夾雜著淡淡的憂傷。
萱萱說,朋友的朋友圈,已不如從前熟悉,朋友的新生活,也不如從前了解。
曾經說要做一輩子好朋友的人,如今打開微信對話框,反復修改開場白,卻遲遲不敢按發送鍵,生怕自己突如其來的問候,會變成一種無辜的打擾。
曾經課間一起上廁所吐槽老師拖堂,課后一起打球談心聊夢想的朋友,如今也很有默契地彼此不再聯系。
可能是時間真的已經過去太久了,久到自己都忘了原來曾經的我們那么要好,久到來不及得及更新彼此的生活。
也許每個人都不可避免經歷:從陌生人成為無話不說的好朋友,卻最終又成為陌生人。
和萱萱聊天的那個晚上,我想起不久前跟一個老朋友在微信里的聊天對話:
“嘿,很久沒有聯系了,最近好嗎?”
“還是老樣子。”
“最近工作忙嗎?”
“還好。”
簡短的回復讓我把想說的話又咽了回去,明明有很多東西想跟他分享,可到連最后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最怕空氣突然安靜,大概就是害怕面對隔著屏幕都透著的尷尬吧。
“我現在有點忙,我們下次再聊。”
“好的,那你先忙。”
而那次以后,我們再也沒有聯絡過。
其實心里明白,你沒說下次是哪次,下次便成了一張空頭支票,也許在下次到來之前,我們早已相隔千里。
有時候,你說的“忙”不是真的忙,也許只是想終止尷尬的氣氛;
你說的“下次約”不是真的約,也許只是一句禮貌的客套話。
曾以為“我們要做一輩子好朋友”能像一句魔咒封印這份純真的感情;
曾以為“越長大越孤單”只是大人們深夜矯情編造出來的片面之詞;
曾以為“有些人走著走著就散了”說的是愛情,沒想到友情同樣適用。
“有空再聯系”到底是一句客套的寒暄?還是看透聚散無常之后,彼此的善意謊言?
沒有誰會永遠陪在誰身旁,不管曾經多么形影相隨都終將成為匆匆過客。
在每一個分叉路口,我們遇到了一些人,也丟失了一些人。所以,人們口中的那句“有空再聯絡”,是為了給感情的重溫留一絲余熱。
有時候會想,很多以前很好的朋友慢慢地不聯系,真的會很難受,但每個人都要學會面對分離,時間不會倒帶,我們也不會一直停留在過去。
米蘭·昆德拉曾說過:這是一個流行離開的世界,但是我們都不擅長告別。
所以,學會告別,也是一種能力。
日后我們會遇到新的人,發生新的事,創造新的回憶。
親愛的老朋友,愿我們在彼此看不到的世界里都能熠熠生輝。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