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話你說不出來,有些事你也做不出來,這種差距來自內心的淡定和良好的教養。
熟人約我到飯館吃飯,她因為一盤菜的咸淡與服務員發生爭執,聲音越來越大,引得別人紛紛側目。對方終于答應再換一盤,她還不讓把原來的撤下,怕對方用這盤菜再加工一下又端上來。我問:“既然你知道小飯館的問題所在,來了又何必計較?”她說:“我就是不能慣著他們的毛病!”
一次外出,登機時間看似正點,可當我們坐進飛機內卻遲遲不見起飛。前座的女子坐立不安,不時找乘務員理論,對方也一直在反復耐心解釋,可她越發歇斯底里,一副自以為是的“上帝”模樣。
其實,我也不喜歡小飯館的粗糙和不衛生,但既然去了,就不要在公共場合和服務生爭執,大不了以后不去。那天,我也在機艙里等了將近兩個小時,心里也不舒服,但我受過的教育不允許我對乘務員發泄不滿,并因此影響到其他乘客。
這些“不能慣著別人毛病”的人自己就一身毛病,讓別人不快樂的時候,自己也是不快樂的,甚至是不體面的。我們既不能說一個在社交場合彬彬有禮,而私下總說人壞話的人有教養,也不能說一個在公共場合因為別人的錯誤,就肆無忌憚地討要說法的人有教養。
教養的本質是對人的關懷,你怎樣待人,別人也會怎樣待你。
關乎個人尊嚴和夢想的事情,我們當然要據理力爭和努力執著,沒事不惹事、事來不怕事,才是一種強者的生活理念。在自身沒有毛病之后,你眼中別人的毛病也會越來越少,在你得到很多很多愛之后,你就會越變越溫柔,而此種優雅的溫柔又是女人最體面的防彈衣。
徐志摩的發妻張幼儀,知書達理,嫁妝也可觀,娘家是當時上海寶山縣的巨富。就在她懷著次子時,徐志摩卻與林徽因墜入情網提出離婚,張幼儀沒有多問一句就辦了離婚手續,甚至不要求他撫養兩個孩子。她帶著一顆破碎的心輾轉德國,邊工作邊學習,也在那里找到了自信,找到了人生支撐點。她說:“去德國以前,凡事都怕,到德國后,變得一無所懼。”
她回國后辦云裳公司,主政上海女子儲蓄銀行,再次把家族的生意頭腦發揮到極致。她精心撫養與徐志摩的兒子,仍服侍徐志摩的雙親,甚至還接濟已經落魄的徐志摩及其后來的妻子陸小曼。無論離婚前還是離婚后,甚至徐志摩死后50多年,張幼儀都不曾對往事吐露半字,不論順境逆境,都保持著一如既往的生活狀態。那個年代的教養告訴她,既是大家閨秀,就要比旁人承受更多的責任和擔當。你可以愛了又愛,最終葬在了風花雪月里,我卻可以淡淡地自立不敗。這樣的情感與教養,世間無人能敵。
所謂教養,就是我們選擇做更好一點的人。小處看是你出門光鮮靚麗,家里一塵不染,一個人也會好好吃飯,努力追求愛情和夢想。大處說你外在對人關懷寬容、內在對己嚴格自律,即使生活給了你一副最糟糕的牌,你也不抱怨不退縮,漂漂亮亮地打出去;你從不在外人面前失去體面,更不在家人面前失卻溫柔。生活的苦難誰都會經歷,你的與眾不同,使你就算苦不堪言,也能抽身而出片刻,去享受生活美好的一面,不擰巴自己的心態,依舊愿意相信并且善待別人。一個人的高貴也就在于此,舉重若輕不動聲色,保持自己有教養的生活。
所謂生活品質,就是根據自己的經濟條件,追求最好的事物。這求好向好的精神,可以豐富你的內心,創造出更多的愉悅與愛。生活品質不是攀比出來的,而是用你的教養,你的努力,你的寬容,你的人品,在這個浮躁薄涼的社會里拼出來的。
如果你選擇了做更好一點的人,那就再努力一把,去過有教養的生活。這種生活不需要別人下定義,甚至不需要讓不相干的人知道,你只要堅持做最忠誠的自己,安靜又驕傲地綻放在自己的春天里。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