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個人的身上都有一口泉眼,不斷噴涌出生命、活力、愛情……,如果不對它加以控制疏導,它就有可能把周圍的土地變成沼澤地。
人是一種具有思維和感情的高級動物,生活中有時會遇到種種不如意。每個人難免都有情緒波動的時候。人的情緒不是由于某一件事情直接引起的,而是由于經受了這一事件的人對事件的不正確的認識和評價,形成了某種信念,在這種信念的支配下,導致了負面情緒的出現。
為人處世,要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緒。遇事不動氣,遇氣不發怒,理智地考慮與處理好不期而遇的事情,不要感情用事。做到處變而不驚,遇變而不惱,保持一顆平和與寧靜的心。
我們如果不能適時地掌控自己的情緒,就有可能在無意之中傷害到無辜的人,就有可能使人際關系變得僵化、疏遠,有時也會有損自己的形象。消極的情緒,會在心底埋下不良的種子,它會叫人情緒低落,嚴重時能毀滅一個人;反之,積極的情緒也能造就一個人,所以,我們要學會克制、控制自己的情緒,做自己情緒的主人。
一個人成敗與否,心態和情緒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要成就一番事業的人應該學會心理調控,學會走出消極的陰影。
對于那些失敗的人來說,他們往往被"情緒包袱"壓得喘不過氣來。我們經常看見很多人為了芝麻綠豆大的事情而怒容滿面,甚至和其他人大打出手,這是欲成大事者的大忌。我們每個人都避免不了動怒,憤怒情緒是人生的一大誤區,是一種心理病毒。
如果你是一個想成就一番事業的人,就應該時刻注意,學會制怒,不能讓浮躁憤怒左右自己的情緒。
世界著名的投資大師巴菲特,一生獲得了巨大的財富。但是,巴菲特也有一時不小心造成錯誤投資給自己帶來損失的時候,而造成錯誤投資的根本原因就是浮躁易怒的情緒。巴菲特自己也不否認,在很久以前,他曾經是一個情緒非常浮躁的人,常常為了一些小事情而焦慮、發怒。在經過一次失敗以后,他學會了控制情緒。當時,巴菲特因為很多雜事而勞累,而且,這些雜事根本就不是他本人的,而是幫助家里的一些親戚。那時由于經濟危機,投資的風險增大,每一個投資者都小心翼翼,謹慎投資。但巴菲特卻不一樣,因為被一些事情煩惱,沒有經過任何思考就匆匆投資。
結果,巴菲特的投資陷入了困境,那一次的損失非常慘重,令他元氣大傷。直到很多年以后,巴菲特依然心有余悸。他說:"那次投資失敗,不是自己的能力有限,歸根究底是我自己的浮躁易怒情緒在作怪。如果不是這種情緒,在投資之前稍微考慮一下,就不會做出這樣愚蠢的決定。"
其實,發怒是一種完全可以消除與避免的行為,它是你經歷挫折的一種后天性反應。理智是控制浮躁情緒的基本保障。也許你是一個能力超群的人,也許你是一個擁有創新想法與開拓進取的人,但是,擁有理智就是如虎添翼。
我們每個人都應當提高自己控制憤怒的能力,時刻提醒自己,有意識地控制自己情緒的波動,千萬別動輒就指責別人,喜怒無常.改掉這些壞毛病,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容易接受別人和被人接受,性格隨和的人,只有這樣的人才能成大事。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