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剛畢業那兩年,我延續了大學時候的習慣,喜歡去淘寶和動物園批發市場淘便宜的衣物。
仗著自己年輕身材好,便宜貨也能穿出女神范兒,常常沾沾自喜自己又漂亮又很會省錢。
是的,那時候每天晚飯后的時光,都是用刷淘寶打發掉的。我收藏了上百個外貿原單店鋪,不亦樂乎地每天守著上新通知。那些所謂的品牌原單,一件不過百十來塊,大手一揮清空購物車,一點都不心疼,反而有一種可以隨便買的爽感。
到了周末,則是經常往動物園批發市場跑。和閨蜜一人一只黑色塑料袋,像暴發戶一樣掃貨,一舉拿下十幾件衣服鞋子,心滿意足地打車回家。其實這滿載而歸一趟下來,只需人民幣數百元而已。
我沉浸在買便宜貨的快感中無法自拔,像女明星一樣一天一個造型,每套衣服都有專屬的鞋子和包包來搭配。
直到有一天,要去參加一個比較隆重的party,我打開衣柜巡視一番,悲哀地發現,竟然沒有一件拿得出手的衣服。
那些五彩斑斕各式各樣的裙子,像往常一樣對我賣弄風情,擠眉弄眼,可我對她們不再心生憐愛,而是挑剔著她們廉價的質地、粗劣的剪裁,和容易暴露身價的走線。
我失落極了。
更加崩潰的是,搬家的時候,我發現滿柜子的衣物和滿地的鞋子,竟然沒有幾件是我想帶走的。那些年,我買的便宜貨,90%以上都沒有活到第二年,穿過一兩次就被我迫不及待打入了冷宮。
2
買便宜貨真的可以省錢嗎?
不,一直買便宜貨其實更浪費。
便宜的東西總是不被珍惜的。因為便宜,你買的時候容易沖動;因為便宜,你扔的時候毫不心疼。
其實仔細算下來,每一季買的那些廉價衣物,其實都夠去商場買幾件真正質量上乘,款式經典的品牌貨了。
除了錢,買便宜貨其實是對資源的極大浪費。
幾年前看過一個非常經典的紀錄片《牛仔褲的代價》,幾位德國男生就德國品牌Kik賣場里的一條9.9歐的牛仔褲,開始追溯它的歷史,找到了這條牛仔褲出生的地方——中國,廣東,廣州,新塘。
這個片子里記錄的牛仔褲制造過程,對大自然資源的浪費,對生產工人健康的破壞,讓人觸目驚心。
一條牛仔褲=3480升水。
牛仔褲幾乎就是由水制成的,從棉田到棉布再到洗衣機,一條牛仔褲一生之中居然需要耗費3480升水,如果按成年人每天需攝入兩升水來計算,一條牛仔褲的耗水量足以滿足一個成年人接近五年的飲水量。
而制造牛仔褲排出的污水,經常不經過任何處理,就直接流入了附近的農田和蜿蜒村莊的小河。
廉價牛仔褲背后的生產方式,直接摧毀了工人的健康。
為了漂白,需要工人向牛仔褲噴鉀金屬等噴劑,這些噴劑都有極強的腐蝕性,車間里彌漫著有毒顆粒,這些細微的沙塵會被工人直接吸入肺中……
3
不僅如此,一直買便宜貨,浪費的是你對高品質生活的信心。
我還記得那個搜遍衣柜,找不到一條可以參加party的連衣裙的傍晚,我坐在地板上悲哀地想:難道我以后的生活就這樣了嗎?只能穿便宜的衣服,住廉價的出租屋,交往著同樣一貧如洗的朋友?
“買不起貴的,買一件便宜的也好。”
所以我們一邊安慰著自己,一邊幻想穿著大牌同款的原單裙子,涂著幾十塊一只的口紅,走在時尚前端,做著中產階級夢。
直到被現實惡狠狠地打回原型,才發現,其實你對生活,一直在委屈和將就。
也許每個姑娘都有一段這樣的成長過程,從追求數量,到追求質量;從喜歡買新衣服,到只買好衣服。
因為千帆過盡,閱盡繁華和蒼涼,才慢慢發現,我們的人生不是用來湊合的。
那些便宜的衣服再誘人,我們也不再側目,因為我們值得更好更貴,更適合自己的;用買10件便宜衣服的錢,來買一件好衣服,你的衣櫥就經典了,也精簡了。
其實,你的消費觀折射的就是你的人生觀。
當你可以拒絕便宜的誘惑,也就會越來越明白,那些備胎看起來再好,你也不會和他們其中任何一個人交往。你會越來越篤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樣的感情,你會更加有信心和耐心,等待那個真正令你心動的人。
4
如今的我,早已不再看到打折促銷就熱血沸騰,更不會因為一個東西便宜,就沖動地買回家。衣服和護膚品,只買幾個固定的牌子,每一季的單品不超過5件,但是每一件不論上班還是酒會,都拿得出手。
幾年下來,在衣服鞋子上的消費,省了不少錢,節約了挑選的時間,也更加環保。我把省下的時間,用來讀書,寫作,健身,整個人的狀態越來越好。
我越來越自信:我值得更好的人生。更越來越篤定,我會誠實面對自己的野心和欲望,為了想要的那種生活,去腳踏實地努力;而不是退而求其次,用冒牌的便宜貨,來掩飾自己可憐的虛榮和自尊。
所以艾明雅早就說過,我買的不是包,是雞血啊!
無論如何,別浪費你的人生。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