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我的一位美女朋友又失戀了。
這是她第四次失戀,這一次,她的失戀方式更嚴重,她親眼看到那個男的在街上摟著一位比她長得難看許多的女生。
瞬間她崩潰了。
我再三確認那個女人不是他媽媽后,她忽然間哭了,撕裂著:我要和他分手了。
她一直哭著,哭的心灰意冷,哭著哭著,我笑了。
我為什么會笑呢?
因為這是她第四次和這個渣男分手。
前幾次的原因,也都是看到他和不同的女生發短信、發微信、調情。
前幾次我要么陪她喝兩杯,要么回兩條微信,這一次我爆發出了忍不住的微笑。
臨走前,我給她說了一句話:你可以愛三五個人渣,但你不可以愛一個人渣三五次。
這句話把她震住了,她問我為什么?
我說,一個人如果沒有反思能力,而且總在一個地方不停的犯錯,還都犯的是一樣的錯誤,這個人多半是沒救了。
其實這句話也不是我說的,我在一本書上讀到過而已,說完這句話,她愣住了。
回家的路上,我也想了很多。
我在參加工作第一天起,父親就告訴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犯錯不怕,關鍵是要反思為什么犯錯,不貳過,才是最重要的。
這句話伴隨著我走了很久,算是我的座右銘,讓我至今受益。
記得有一次上課的路上,因為公交車上人多,我從車上下來時,背后的筆記本電腦被人偷走了,回到家,我開始反思,為什么自己能丟了電腦。
從那之后,凡是坐公交,我的背包一定向前背,這樣,貴重物品就永遠在我視線范圍內。
從那之后,我再也沒有犯過同樣的錯誤,也再也沒有丟過電腦。
后來許多事情,我都學會了這種思維模式,比如今天課上講了這句話引起了很大的反響,下次我就繼續說,如果大家沒反應,這段話我就不講了。
蘇格拉底說:不經反思的生活不值得一過。
其實,他的意思就是要學會反思,當生活不順,困難頻繁,錯誤經常,沮喪相伴時,反而不可怕,因為只要明白反思,明白下次同一時刻不貳過,壞事都會變成好事。
我在當英文老師時,曾經問過學生一個很有趣的話題:15% discount 是打幾折?
這是個西方文化和東方文化區別的問題,東方文化喜歡說大的數字,比如打8折、9折,而西方文化喜歡說小的數字,比如10%discount。
在課上,每次問到這個問題,都有不少同學說,15%discount 是75折,然后少數幾個同學忽然發現,不對,是85折。
然后那些說75折的同學都笑了,說自己粗心了。
人們總喜歡把自己能弄明白又弄錯的事情當作是粗心大意。
可是,真的是這樣嗎?
幾天后,同樣一道題,我問大家15%discount是幾折時,依然不少同學,不假思索,說:75折。
最可怕的,這些說75折的,還是那些犯過錯的同學。
他們說完后,撓撓頭,說:哎呀,我怎么又粗心了。
可是,真的是因為粗心嗎?
我印象十分深刻的記得,第一排的一位女生,在第一次回答錯誤后,講義的旁邊寫了十遍85折,并且把公式寫在那里,提醒自己:1減去0.15很容易得到0.75的錯誤答案。
第二次,她很堅定的回答:85%。
我想,她一輩子都不會再犯類似的錯誤。
因為她學會了深刻反思,不把這些事情僅僅歸納于自己粗心而不在乎,實際上,時常深刻反思的人,比那些不反思,或者把所有錯誤都歸因于粗心的人,要過得好的多。
我遇到過一位姑娘,談過至少五六次戀愛,每次分手后都很受傷,因為她的要求很奇怪,自己給自己樹立了許多不正常的條條框框。
我們都認為她會不會一輩子找不到真愛,就在我們還在懷疑時,她結婚了。
新郎根本不在他限制的條條框框中,這讓我們很好奇。
后來有一天,一位我們共同的朋友道出了背后的真諦,她說:你有沒有發現,原來她喜歡有錢的,后來就不找有錢的了,而找了帥的;后來又找了個長得一般的,后來一直變啊變,直到今天,就是他了。
她繼續說:你不覺得她跟他在一起,開心了很多嗎?
我想應該是的。
后來我認識了一位情感作家,她給我說過一句話:失戀不可怕,可怕的是下次還因為這些個原因失戀,人要反思為什么失戀和受傷,然后避免下次再選擇錯誤,畢竟,所有的失戀都是在給真愛讓路。
我曾經有機會看了一眼美國的歷史教科書,上面滿滿當當的寫著奴隸制,寫著歧視女性,寫著對同性戀的不公。
當時我很詫異,于是問她們歷史老師:為什么你們教科書上寫的都是你們不光彩的歷史,而且篇幅這么多呢?
那位歷史老師說:為了提醒我們永遠要反思,不要再讓歷史重演。
這句話給了我很深的啟發: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因為反思而更強大。
同樣,一個個體,因為反思而進步。
曾子曾說:吾日三省吾身。
海涅曾說:反省是一面鏡子,它能將我們的錯誤清清楚楚的照出來,使我們有改正的機會。
魯迅說:多有不自滿的人的種族,永遠前進,永遠有希望。
我們會逐漸明白,因為反思,人才會進步,才會更好的突破自己,因為反思,我們才能看的更遠,才能不貳過,才能不在同一個地方、同一件事情上浪費等價或者相同的時光。
END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