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開始學會靜靜觀察人生百態(tài),感悟良多。年輕時,很輕狂,總怕別人覺得自己無知,越是這樣,反而欲蓋彌彰。其實,無知沒什么不好,所有的有知人,都是從無知開始的。
人必須遵循自然的狀態(tài),什么都要掌握一個適當?shù)亩取V杏怪婪浅:茫驗椋酥挥衅胶饬耍拍苓M入悠閑自得、游刃有余的境地。
女兒說,那些很有錢的人多奢侈,其實車不必買那么貴、房子沒必要那么豪華。
我說,不對,孩子。如果有錢的人過著窮日子,就不自然了。有錢人一定要花錢,而且要奢侈地花錢,這樣,他才能讓要賺錢的人得到工作,養(yǎng)家糊口,這是回報社會的一種方式,而且是正常、符合自然規(guī)律的方式。只有流出,才能流進;當然,流進時,必須要流出。不流動的社會,會變成死水一潭。不管是有錢人還是沒錢人,都是自然界很小的一個分子,他要在他的位置有他的使命。有錢人有賺錢的本事,就要去賺錢,做企業(yè),讓更多的人有工作。同時,他要花錢,而且要花大錢,讓其他的人去賺他的錢。
我們每個個體,也是一樣。觀察一下周圍的人,或許你會發(fā)現(xiàn),越是小氣節(jié)儉的人,越是成不了大事,發(fā)不了大財;相反,越是大方不計較錢財?shù)娜耍绞腔畹臑t灑自如。我們小的時候,大人都和我們說,要艱苦樸素,要勤儉節(jié)約,要聽話,要謙虛,要好好讀書學習,兩耳不聞窗外事。是的,我們學了很多知識、技能,但是,我們也缺失了很多東西,比如保守、循規(guī)蹈矩、小心翼翼、沒有自主創(chuàng)新、怕出錯、怕?lián)?a href="http://m.cdkhsjzp.com/huati/zeren/"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責任,最可悲的是,如果把我們?nèi)拥缴钌嚼狭掷铮覀兇蠖鄶?shù)人,根本沒有生存能力。70后的人,還普遍有仇富心理。為什么?我一直在問自己。因為我們被可憐地管束和灌輸了一些違背本性的道理。我們不懂得自然的生存,遵循自己的本性。
女兒說,我明白了,活著就是付出、得到、再付出、再得到,周而復始的循環(huán)。
我說,沒錯。流進,流出,才能生,才能活。這就是生活。想沉寂不動,維持一種狀態(tài)的,只有一條路,就是死去。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