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一位朋友傾談,他說雖然有兩份工作,而每月的收入僅僅稍逾一千元,但他已很高興了,我很奇怪他還可以那么開心,因為他的收入微薄,要節衣縮食才可以供養他年邁的父母,他的岳父母,太太,兩個女兒,還有一般家庭的各項開支。他解釋說,這是因為一次在數年前他在印度目睹的事件。當時他因為一次重大的挫折,心情低落。所以他到印度散心。
他說他親眼看到一個印度婦人用割肉刀將她的兒子的右手切下了。那婦人無助的眼神,那四歲的稚童痛苦的呻吟,至今仍令他難以釋懷。
你可能會問: 為什么那母親要這樣做?是否她的孩子太頑皮,或是他的手受到感染?都不是,原來只是為了行乞!
那絕望母親特意把孩子弄成傷殘,使他可以在街上行乞,我的朋友嚇呆了,他把他吃到一半的面包放下,隨即有五六個小孩涌至,爭著這片布滿沙石的面包,就如面對饑餓時的自然反應。
他對這情景很吃驚,他跟著他的導游開車把他送到最近的面包店,他去到其中兩家,把所有的面包都買下來,面包店的老板很愕然,不過還是愿意賣給他。
他花了不足一百元,就買到約四百塊面包,又用了一百元買一些日用品。
于是,他坐在一部載滿面包的貨車往街上去,當他分發面包和日用品給那些大部份是傷殘的兒童時,他們都報以歡喜和鞠躬,就是這樣,他在生命中第一次想到人們怎么可以為一片價值不足25仙的面包而放棄自己的尊嚴。
他開始對自己說,他是多么的幸運─他有個完整的身軀,有一份工作,有個家庭,有機會抱怨食品的好與壞,有機會穿衣服,有機會擁有很多這些人沒有的東西。現在,我開始想到,和感受到!
我的生命是否真的那么差?
也許……我就覺得不是那么差,你呢?
“滿足感”不是來自滿足于你想要的,而是了解到你所擁有的是那么多。
熱門專題: